今天给客户写品牌战略营销方案,想着怎么解释一下信念与执行的重要性,居然想了个段子。
一个人要去某个地方,一个商人卖了他一个指南针。
会有好几种情况出现:
一、按照指南针的指引走,不出所料,很快走到了目的地,耶!
二、对指南针的正确率半信半疑,半路上扔掉了,按照自己的感觉走,这时会出现两种情况:
a. 走了好久没走到,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这时他——
1. 都怪那个破指南针,瞎指路
2. 悔不该扔了那指南针?
b. 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最后居然走到目的地了。
这时他——
1. 我靠,还是我牛逼啊!
2.当初要是用指南针走路会不会快一点?
三、买后就觉得上当了,立马扔掉了指南针,这时又会出现两种情况:
a. 一直没找到正确的方向。
这时他——
1.后悔扔了指南针
2.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找别的商人
3.开骂
b. 还真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达到了目的地。
这时他——
1. 看吧,什么叫做格局!
2.好累啊,为什么不能发明一个靠谱的指南针?为什么!(质问苍天~)
#
好了,写完了,太复杂,感觉不能跟客户说这个段子。
万一讲完只有我笑,客户一脸懵逼,那可就尴尬了。我大概不是跨界去说脱口秀的。
散了散了。
ps:
朋友小北几年前给我念过一段周国平的文字,印象很深,大意是每个人都是在黑暗中行走,无法全知全能认清自己的道路。
其实企业也一样,很难拥有上帝视角,所以在黑暗中选择且相信,相信且坚定地执行,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好啦,写个段子图个乐。
祝客户们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