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DNA里的氮元素,我们牙齿里的钙元素,我们血液里的铁元素,还有我们吃掉的东西里的碳元素,都是曾经大爆炸时的万千星辰散落后组成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星辰。
——卡尔•萨根
我是抱着学习方法来读这本《学习的方法》,但打开这本书,看到神经元之类的词,再加上诺贝尔获奖者加持,我已经准备好,读不懂这本书或者要耗些时间来理解。
事实是如此吗?没有想到我却有意外的惊喜,因为我已经犯了新手的认知陷阱。这本书,似乎一下子看透了我的心思。
如果你也像我一般,那么这本书真的值得一读。
一个人如果过分推崇权威,坚信某些特定的问题连碰都不能碰,更不用说解决它们。
人们对天才的过分尊重往往源于对公平的追求和自身的谦虚,二者都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种想法在一个新手的头脑中占据第一的位置,就会立刻削弱其创造力,阻止原创性工作的正常进行。
可是我们需要记住:天才在某一特定领域的发现与那些尚未发现的事实相比,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你看到过一句话,天空何其之大,可它依然说自己“空”。
你以为只是科学研究如此?其实,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
正如一个文字爱好者,她渴望从那些优秀的作家身上学到更多东西。可是你会发现每一个作家都是那么的不同,尤其是在面对写作习惯的时候。如果你只是一味地照搬、照学、照用,那些适合天才作家的方法可能并不适合你。你会越来越迷茫,甚至去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可是你又不敢发声,你怕你发声之后身边人笑话你,更怕他们说:你看一个一无是处的人,竟然去怀疑天才的写作方法。
但,如果你在看了天才的写作方法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良变成,最后变成适合自己的,那么你的写作一定是非常有进步的。
所以任何一个新手不要在权威面前自惭形秽,敢于提出疑问,然后才能在自己的道路上得以前进。
我们需要将自己培养成一棵大树,而不是在大树的阴凉底下生长的蘑菇。
人最怕的就是有了“井底之蛙”的心态,世界就是井口这么大,生活的地方就是像这个井口这么平静。
只有你打开自己的眼界,意识到人的渺小,当你学习到的越多,你就越谦卑,你会发现你未掌握的领域是无穷的大。
一切看似成熟的背后,必有其问题正在发展之中,一定还有一些理论尚未诞生。不仅仅科学是永恒的创造,这个世界都是永恒的创造。
只有用全新的思想分析问题才能摒弃偏见,看到新的可能性。
古往今来有太多优秀的人,他们遭人质疑、遭人祸害。从未阻止他们寻求真理的道路。
在生命的链条上,每一环都是同等的重要。如我们常说的视觉上有近大远小的原则,我们觉得某个东西“小”,可能正是因为离它的距离过远,或者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确判断它的价值。这感觉就像遥远天空的星星。
世间万物,大抵如此。
一个人读一本书,他会觉得自己很有知识,书里讲的他都懂,当他读了无数本书,他才发现他是宇宙中的一个点,未了解的领域还很大。
一个人爬到半山腰,他往下看,看到的都是人群和脑袋。当他爬上顶峰,他发现眼中只有着山河间的壮美。
一个人住在2楼,看到楼下的垃圾是那样的刺目,环境太糟糕,可是如果他住在99楼,他会看到整个城市的规划和美景。
所以,最重要的问题永远没有被解决,探索真理之路,永不停歇。
人最怕的就是轻言放弃,一次做不好,又一次做不好,就认为自己真的做不好。
认识某些文友,因为一次文章阅读量不好或者几次阅读量不好。就会认为写作有什么意思呢,反正我也写不好,就这样吧。
可是他写了多少字又写了多少文章呢?空空如也。如果你热爱,你一定要在出现成绩之前坚持不懈,不是妄自菲薄。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管是成为科学家还是成为作家,他们都经历了太多的磨难,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
当你在人生这场游戏中摸了一把烂牌,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利用好它们。选定好目标,就坚持不懈地努力吧,放弃与主题无关的行动,忘记与每日生活琐事相伴而生的那些无益想法。
无视生活中那些阻碍你的事情,你会发现你离成功又近了一步。有时候无视是一种了不起的美德,甚至近乎英雄气概。
每次当我认为自己缺乏能力的时候,我都会去想想卡尔•萨根。他曾说:我们DNA里的氮元素,我们牙齿里的钙元素,我们血液里的铁元素,还有我们吃掉的东西里的碳元素,都是曾经大爆炸时的万千星辰散落后组成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星辰。
在《学习的方法》中,看到“独立判断”真的特别欣喜。
正如作者自己说的:我敢肯定在读一本好书的时候,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中发现错误与不足之处的。
过度的推崇,就像所有情绪化的想法一样,阻碍人们做出客观的评判。
这就不难理解,有些粉丝的疯狂,正因缺乏独立判断。
这个时代的偶像已经慢慢地走下了神坛,我们不需要取悦任何人,更不必为他们的错误鼓掌。
独立判断,也许有时候会很难,但是我们必须要让自己练就这样的本领。
书中说:智力平庸的人乐于仅凭动动嘴巴就博得天才们的欢心,因此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常与错误而不是真理为伍了,因为前者非常容易获得,而追求后者则需要面对严酷的考验。
什么是专注力?就是我们调动我们全部的智力和注意力,朝着一个稳定的目标持续努力,这样坚持几个月或者几年。
为什么有些看似智商很高的天才没有成功?因为他们身上缺乏这种能力。
科学家如此,想成为一个好的写作者,也是如此。
一个人必须做到完全投入,光有期望和简单的集中注意力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利用所有头脑清醒的时间,包括长时间休息之后的冥想时刻,神经细胞在极度紧张的脑力劳动中被精神集中所点燃的时候,或者在科学讨论时某人的谈话如钢铁撞击迸发出火花一样,突然引起你意想不到的灵感的瞬间。
一个人如果没有持久的专注力,他会对这非凡的力量一无所知。
现在大家经常说过减法的人生,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要尽量去避免那些分散我们精力的事物,自己选好的目标,不需要操作流程看起来高大上,只要脚踏实地,天天坚持即可。
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耐心和坚持,再加上持久专注于某一问题几个月甚至几年的结果,许多著名学者被问到成功秘诀的时候都承认这一点。
所以,请记住布丰说的那句话:天才就是依靠耐心而臻于极致。
叔本华曾说:别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应该看得更远,走得也更远,能建立属于自己的跑马场。
《学习的方法》意义何在?
正如卡哈尔说的:我希望这本小书能够帮助勤奋好学的年轻人增长对学术与科学工作的热情;我也希望书中的文字可以重新点燃那些正在坎坷路途上跋涉的研究者们的信心。
这本书我读了,觉得自己在写作的道路上会坚持很久。
每天坚持做一点有进步的事情,这感觉挺好。
上一篇:为什么好多人第一次写作都有些无从下笔的感觉?写作的技巧
下一篇:正确的写作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