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一直是人类最关注的话题之一,自积极心理学运动开展以来,关于幸福感的研究一直在向深入、系统的方向推进。
当前对个人幸福感的探究主要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这两个角度来展开讨论,主观幸福感关注个体的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
而心理幸福感则更加关注意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但二者并非是层级上的关系,而是统一于主体的两个方面,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能把握全面的幸福。
而要把握幸福,就不得不对影响幸福感的因素进行研究,以期寻得靠近幸福的方法。有研究者从遗传学的角度对幸福感进行了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对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影响。
但幸福感通常是指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尽管个体对幸福感的感知可能更多地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幸福感却不是稳定的心理特质。
幸福感除了会受到自身的某些心理特质的影响,还会因为外部世界的各种环境因素和不同性质的生活事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个体在某一阶段的幸福感水平往往也能反映其在该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而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自我意识处于发展最快速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既面临着生理变化所带来的剧烈的心理冲突,又面临着学业和周围环境的巨大压力,其幸福感水平如何,应当通过什么方式去提高他们的幸福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影响个体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家庭是个体成长最初始的环境,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行为有直接影响。
功能良好的家庭为孩子提供积极的行为示范与反馈,给予子女情感上的温暖与支持,对初中生幸福感的提升与维持有着重要的影响。
Moran,Turiano和Gentzler的一项追踪研究就发现,早期温暖的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幸福感有间接的影响,且这种影响直至子女成年。
然而现今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互联网等媒介的使用大大缩短了原来家庭成员的沟通交流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家庭可借助什么方法来顺利地实现其功能十分值得关注。
此外,从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知道相同的家庭环境可能对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也就是说,家庭环境作为一个客观因素,可能还会通过其他的一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起作用。
情绪智力,是一种个体对自身与他人情绪的感知、调控以及利用情感信息来指导自己行动的能力。有研究发现,个体所处的家庭亲密度越高、适应性越好,越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开放、自由地表达情绪,个体也能够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
因此情绪智力在家庭功能与幸福感间是否存在“桥梁”作用是本研究想要查探的问题。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一种态度与评价,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但国内就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幸福感的直接影响的相关研究还比较缺乏,综合探讨家庭功能、自尊、情绪智力对青少年幸福感的综合作用也比较少见。
因此本研究拟调查广州市初中生家庭功能、情绪智力、自尊和幸福感的现状,集中探讨家庭功能、情绪智力、自尊对个体幸福感的综合作用,进一步比较家庭功能、情绪智力对青少年自尊水平和幸福感的影响。
揭示在家庭教育中,家庭功能通过家庭功能-自尊-幸福感路径还是通过家庭功能-情绪智力-幸福感路径对个体的幸福感产生更大的影响。
特警支队组织开展青年民警保密教育学习活动
天玑9200性能有多强?天玑9200可以和苹果A16处理器相媲美吗?
营销软文发布代写,们在写软文的时候要先找准一个定位
网络营销好吗(企业不需要做推广怎么出业绩)
今日头条自媒体发文章怎么赚钱(自媒体赚钱很少改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