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社放出了一个重磅消息:美国科学家在可控核聚变取得了重大突破。
美国能源部随后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位于加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在可控核聚变首次实现了净能量增益,他们将这次新的技术突破称为“走向清洁能源的里程碑”。
可控核聚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的俗名叫做“人造太阳”,假如事实真的如官方报道所说,那么它的意义堪比人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可控核聚变的加持下,人类在不远的将来就有机会实现能源大解放,并真正的冲出太阳系。
在先前的可控核聚变突破中,我们看到的经常是持续放电时间突破了多少秒或是等离子高温达到了多少度,这次的净能量增益,即产出的能量大于投入的能源,也就是说实验中人们的能量投入要小于可控核聚变产出的能量,按照美国公布的数据,此次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之前投入能量的120%,属于不可持续的核聚变反应。
什么是核聚变?
核聚变的本质就是由质量轻的原子,在超高温高压条件下,使两个原子核发生聚合作用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核聚变过程中会导致质量亏损,亏损的能量会以E=mc²的形式释放出来,这样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核聚变原料的来源和如何控制原子,以及如何克服电子之间的电磁排斥力。
核聚变的原料一般为氢元素,电解海水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氢元素。不过我们目前用的原料一般是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地球的海洋中包含大约45万亿吨氘,不过要获得纯净的氘还需要电离,这第一步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
有了纯净的氘元素后,我们要控制氘原子让它不会乱跑,对它进行约束,目前比较常用的有磁约束和惯性约束以及激光约束,在这一步又会消耗大量的电量,最后我们要想让原子核互相碰撞,就要把原子核外的电子全部打掉。
这样就会形成大量带负电的电子等离子体和带正电的原子核,随后要施加巨大的压力,提高原子核达到撞击力度和概率。
最重要的一点是聚变的温度必须达到上亿摄氏度,而这样的设备一旦运行,其消耗的电力不亚于一座小型县城。
所以启动一次可控核聚变就会消耗大量的电力,如果得到的能量小于投入的能量,显然这样的能源没有什么意义。
从过往的报道来看,这似乎并不是该实验室的首次突破,早在2013年,BBC就曾报道过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的核聚变首次净能量增益,其实验项目和报道内容几乎和此次美国能源部的宣传内容一模一样。
然而2013年那次的报道没有几天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就发文驳斥BBC的虚假宣传,他们认为这次实验的确是一个很好且有必要的步骤,但远没有报道所称的巨大突破,人类在可控核聚变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armonyOS 3.0有什么更新内容?HarmonyOS 3.0的优势是什么?
APP品牌百科词条创建_〖注册〗即可创建百科
什么样的家庭才是最幸福的?为什么样的家庭才算是健康的家庭?
发布软文平台(新闻软文发稿服务_优质发稿媒体任选)
Find N2 Filp最大的卖点是什么?Find N2 Filp有什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