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半导体突发雪崩,在美上市半导体企业持续蒸发10.7万亿。而中国半导体企业却逆势崛起,42家名列全球前100强。这是怎么回事?美国半导体为何会遭遇灭顶之灾?中国芯要逆势崛起了?
近年来,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半导体的发展,以维护自身的科技霸权,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这不,在最新的芯片法案公布之后,全球的半导体产业都陷入“恶性循环”。
虽然包括华为、中芯国际等中国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美国半导体企业更是苦不堪言。
根据彭博社的数据,今年以来美国上市的半导体公司总市值持续持续蒸发10.7万亿人民币,全美30家芯片巨头纷纷下调第三季度预期收入至880亿美元,较原本预期减少110亿美元。
今年9月份,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公司季度销售额遭遇滑卢铁,同比下降了20%。而另一家芯片设计巨头美国超威半导体公司,也是将自己第三季度预计销售额下调了16%。
除此之外,美国英伟达第二季度营收额环比下降了19%,净利润下降幅度达到51%;美国英特尔第三季度销售额也下降了20%,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达到惊人的85%。
另一半导体巨头AMD的营收额环比下降53%,净利润下降40%。
受到美国芯片禁令的影响,美国高通也是难以幸免。在11月2日公布的2023财报里,其在第一财季收入只有92亿美元左右,较预期减少了大概27亿美元。
次日,高通大跌7.66%,总市值缩水1164.5亿美元,也就是8475亿元人民币。不仅如此,高通、苹果等公司为了削减开支,都选择了招聘冻结等措施。
就连美国的硬盘巨头希捷目前的净利润也只有2900 万美元,同比下降94%。
现在的美国当初有多么嚣张,现在就有多么落魄。毫不夸张的说,美国半导体巨头集体“雪崩”,彻底扛不住了。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德州仪器率先开启降价大促销,原价90元的芯片,现在只要10元。英伟达紧跟其后,降价处理库存的显卡。不过降价促销的成效甚微,市场上囤卡热度持续走低。
这里就不免让人疑惑,那为啥美国半导体行业会这么惨呢?美国半导体为何会遭遇灭顶之灾?
这里我们就要搞清楚,在什么情况下,半导体行业才会出现上行呢?
其实,半导体的上行大概有这么两条规律。首先是,会有类似于上世纪70年代VLSI和DRAM横空出世,所带来的的巨大技术创新的推动。
其次则是,与整个行业相关的关联行业出现井喷式发展,就像上世纪80年代PC行业的大爆发,亦或是2000年的移动互联时代大潮,他们的出现都极大的刺激,并且带动了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而现在全球是个什么情况呢?受到全球疫情的持续影响,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削减生活中不必要的开支。
诸如PC产品的需求更是降到冰点,而芯片产能过剩,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增长整体呈现一种下行的态势,半导体行业出现下行也是自然而然的。
但是美国半导体行业突发雪崩,遭遇灭顶之灾更为关键的一个原因,还是美国大发芯片禁令,极力限制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的发展。
在当前半导体行业下行的情况下,美国此举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更糟糕的还在后面。
不过,在甩锅第一名的美国看来,美国半导体出现这样的惨剧,罪魁祸首都是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芯片消费国,中国大幅降低对美国芯片的购买,美国相关企业自然就丧失了销售的机会。
但是他们却显然主动忽略了,美国发布的芯片禁令才是致使中国大幅降低对美国芯片的购买根本原因。因为无论是在汽车、电子产品、亦或是人工智能等方面,中国对高端芯片的需求缺口依然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