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25篇文章于2021年10月1日
1前言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研究了知乎、抖音、公众号的几个引流案例。
抖音的案例是我佩服的老师,我自己加付费加群了;公众号是前几天我一直说的营销案例,看了他早期怎么样从1000粉做到10000粉;知乎看的是一个知乎好物带货教程,看了前面几集,该怎么通过回答问题来涨粉。
看完案例,最大的感觉是普通人只要有执行力,一样能够把涨粉这个事情做好。
在这里讲一下涨粉的玩法,核心公式是内容+玩法+持续推进,分析一下各个细节。
1内容就是原创或者伪原创,找自己相关的问题来输出内容。
会玩的就输出原创内容,不会玩的就输出一点伪原创内容。
2玩法,就是引流的关键,我总结起来就是要自带流量buff,比如知乎的热榜,比如同领域的其他大V,比如金庸、丁元英这类流量大ip。
我看了一圈内容,发现对大ip的解读很多还停留在表面。会做原创的,还是一篇蓝海。
3持续推进就是执行力,在写东西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到三个创意了。
不过,这些都是花苞,能不能真正做好,还是看自己推进得怎么样。
2案例1
这个案例来自于我关注的公众号博主19年的文章,我很佩服他的执行力,能在几个月之内把粉丝从1000做到10000多。
他的玩法我第一眼看见的时候备受震撼。
1关注100多个同行的公众号,然后同行每发一篇文章就评论,100多个公众号每天都评论。
这样实现的效果是:只要是做营销的,都知道有这么一个人。最好的效果就是:怎么哪都有你啊。
通过高强度霸屏,吸引做营销人的注意力,达到引流的目的。
2粉丝达到1000以上之后,找同层次的人互推引流。
这个不难,难的是找的人多,靠交流和人格魅力。
方法就两个,先用第一个方法做到1000多粉丝,证明自己的实力,然后接着粉丝数量来放大自己的杠杆。
内容其实没多少,翻了历史记录,那时候一个月差不多发三四篇文章。
通过这个案例,说明引流和内容之间其实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干了就会有收获。
3分析
我会想到引流,是因为我受到了大佬们的感召。世界的玩法就是这样,没有引流的策略,纯靠自然流量,效果太差了。
只有把自己的数据做上去,有足够好的正反馈,才不至于让自己倒在半路上。
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对引流的探索,还是对整个玩法的探索。所有东西在我眼里,都是一体的,世界是相互联系的。
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引流有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1引流不仅仅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还是在满足读者的需要。
这涉及到一个ip的定位,不要把自己看得太过于卑微,觉得自己很弱。
实际上对读者来说,被引流也是一种缘分,是改变命运的一个变量。
2从术的角度来思考引流,就是很多很多的玩法,比如蹭热点,比如蹭ip,比如互推等等。
3从道的角度来说,引流的前提是我能为读者解决什么问题。
这三个角度的问题都想好了,那就剩下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执行力。
1最近想定位,做引流,不知不觉就碰撞出三个创意来了。包括晚上和同学对话怎么开始做自媒体,就又想到了一个创意。
创意能不能行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的内核一定是打动人的,有成功的先例在前面了。
比如一个讲毛选的,细分领域的对象。学毛选的人最不该的就是上这种课,是把自己理解的机会交给了别人。
可事实上,就真正的有这样的需求。
2内容也不是很关键,一个伪原创道出了其中的内核。
读者朋友需要的东西是什么?这个可以留给下一篇具体展开来讲,偷懒一个关键词:我没有。
3执行力,很多很多的玩法之所以失败,是倒在执行力上。无数思想的花朵还未绽放,就已经坠落。
想做好一个创意,需要自身多方面的能力配合,做的烂没关系,时间会让自己的技巧精进。
所有梦想追逐者都倒在做得不够深入。
4案例2
第一个案例来自知乎问题引流的教程,老师讲了很多东西,不过是把知乎的功能介绍一遍。
最核心的一句话:每天找热榜8-35中适合自己领域的问题进行回答,每天坚持写。
这就是引流最简单的道理,不取巧,做原创、伪原创,坚持做就能见到结果。
第二个案例来自于我敬佩的老师。老师在知乎写了两年的文章,吸引了大量的粉丝。然后转战抖音,一开始有活跃,同样内容输出,很快就能吸引到精准的粉丝。
从数量层级来说,坚持写作,坚持写几分钟的稿子,肯定能在抖音吸引到流量。
第三个就是自己的案例,拿自己的案例讲故事,真实又形象,大家伙尤其是同行,会关注,自然而然就成为了流量的助推器。
5总结
引流说起来简单,就是在各个平台,围绕自己的领域一直输出就可以了。
大道至简,能打动人的,一定是最符合他人需求的东西,而这只需要持续的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