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5点,找了几条文章看看,略有小悟。
我的文章,不需要太长,因为没多少人有耐心看完。
别人问我,你写东西不用打草稿的吗?我说:“不用,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最多修改上两三下,找到几点明显的错误改上一改,也就直接发了”。
写东西没有那么难,信手拈来,就看这会儿我想不想写。
写作会上瘾,写着写着,就觉得自己特别能写了,放弃写东西一段时间就又觉的自己什么也不想写,写不来了,简单来说,写东西要想能写,就得坚持写,这样才能促使自己不懒惰。
我向来有东拉西扯的能力,看似不着边际的情景,我也爱扯到一起来,凑和在一起。我的理由是“写作需要风景”,既然在我写出的东西还不能取悦我的读者时,那么我就先取悦自己吧,让自己先愉悦起来,这大概就是别人所说的自嗨。
能自嗨并写出来,也是一种写作的能力啊,我把自己包裹,尽量的避免写自己,因为并不想过度的暴露自己,谁还没有个自我保护欲和责任感?
别人的文章有模板,我的没有,这就是所谓的随心所欲,别人的文章有逻辑,我的文章几乎没有逻辑,这就叫任性,也叫初学写作者。
不指望有多少人耐着性子读完,但希望有人可以阅读,这就是写作者的心态。
风不会无辜吹进屋子里,打开窗户,有风自然来,要不出门去转转,那风自然会迎面而来,这就如写作,不要固守思维,才能写出灵动的故事和文章来。
也许有一天我的写作思维会固化,但现在没有,这就足够,写作是不断学习,不断写,从不知道写什么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难,是真难,起笔难;不难就是真的不难,想到什么立刻就写,区别在于你是满足了自己,还是满足了别人。
我常说我的文笔不行,但自认为还有两把破点的刷子,上学时家里很穷,买不起作文书,也没看过什么书,所以作文那时全靠编,作文成绩也还不错,所以一直认为自己还是很有些创新能力的,不力求千篇一律,努力做自己。
不知不觉编辑了这么长,初写的预计是一篇不足五行的微头条,我想我此刻应该发表在文章上了,明显的,我越写越多,早超出了微头条的容量,这不能突出微头天的短、快、精啊。
文章一直围绕着“写作”而写作,应该是没有跑题的,至于中心逻辑思想嘛,似乎就是没有逻辑,想写就写,慢慢成长,慢慢变强,别把写作当成负担。
这就是我读文章和学文章的所感所想。
然后,我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给他起一个响亮而吸引人的文章标题。
比如,关于常见的四种文学体裁,先生是这样描述的。
关于散文,先生讲,“散文就是谈天,是谈天的延长”。他形象地比喻说,“散文犹如散步,不必每分钟一定走多少步,不必沿一定的路线,不必预定一个终点;散文犹如聊天,事先并未预定要产生结论,也未曾设计起承转合,乘兴而来,尽兴而止”。
关于小说,先生讲,“小说就是说故事的延长”。“在方法上,说故事和谈天当然有差异。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至于说故事,则要根据听众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兴味。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关于戏剧,先生讲,“戏剧就是吵架的延长,吵架的人在众目注视之下士气旺盛,荣誉感高涨,拼命不使大家失望,和演戏很近似”。
关于诗,先生讲,“诗就是唱歌”,“诗人对诗的音乐性要求要达到一定的标准”。
再比如,关于艺术家在文学创作应该坚守的态度方面,先生讲,“倘若作家从人生中汲取的是浊水,倒入人生之中仍是浊水,这就不是伟大的作家。我们希望他能以艺术造诣、人格修养、思想境界蒸馏那水,过滤那水,变浊为清,再还给江河,他提高了文学,也提高了文学”。
先生的每一句话都包含着他对所有后生代文学青年的拳拳之心,每一句话都令我回味无穷。通过二度阅读,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写作技巧,更是待人处世之大法。永葆一颗良善之心,做一个思维条理、情感丰富、人格强健、灵魂干净有趣的人。不仅要努力提升写作技巧,更要通过自己的写作传达人生正能量,分享真善美。
【描写事物】
确定要报考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宝贝妞,真是太自律了。
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小妞就习惯每个假期在国内国外到处走走看看。七月中旬,终于等来小妞放假,照例问她:“今年要不要去哪里玩玩呀?”小妞看了我一眼,问:“去几天?”我说:“一周左右怎样?”“那不行,最多2天,我还有很多课程要复习呢!”妞断然否定了我的提议。好吧,虽然暑期出游计划泡汤,还是很为这个有目标有行动的女生高兴。
到现在为止,妞已经回家一个半月,为了去图书馆自习室抢一个位置,她每天七点四十准时起床,草草洗漱,原来程序繁复的化妆、穿衣环节通通省略,一边吃东西,一边听英语。八点二十准时出门,为的是赶在图书馆开门前半小时排队。早出晚归,睡前还要总结当天学习情况,列出第二天学习任务。
听人说,现在的考研比高考还难,看着这样认真、勤奋、自律的妞,我想:考研确实很难,但是,如此奋斗过,结果怎样应该都不重要了吧!
【阐述事件】
桑兰,被誉为中国“跳马女王”的体操运动员,在一次赛前训练中严重受伤,不仅提前结束了体操生涯,更面临着高位截瘫的人生绝境。好在桑兰乐观坚强,用微笑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最终迎来了自己的幸福人生。
事故发生后,17岁的桑兰经历了繁复的手术,当她的队友们都伤心不已的时候,桑兰却没有掉一滴眼泪,她带着美丽灿烂的笑容安慰小伙伴,面对公众。就这样,桑兰用她的笑容征服了美国,征服了全世界,美国媒体甚至亲切地称呼她是“微笑天使”!
作为一个高位截瘫残疾人,桑兰用微笑走过了漫长的康复之路。她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痛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有效控制住由于截瘫可能引起的泌尿系统、呼吸系统感染和压疮、脊柱侧变等并发症,缓解了体位性低血压,恢复了肌肉力量和各个关节良好的活动度,学会了自摇轮椅,生活自理。
之后,桑兰还从心理上完成了个人角色转换。从到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当学生开始,慢慢成长为世界人道主义大使,以残疾之身奔波在祖国各地,在上海点燃中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火炬,在深圳和施瓦辛格先生一起为智残儿童募捐。
始终用微笑面对生活的桑兰,不仅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爱情。2020年,桑兰和爱她的丈夫,可爱的儿子,一起参加节目《你好妈妈》,在镜头前展示她自己翻身、吃药吃饭的画面。节目中,桑兰精神状态很不错,和丈夫儿子关系亲密和谐,满满的幸福溢出屏幕,再一次感动我们。
古人说: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当我们面对人生挫折和不如意的时候,希望我们从桑兰身上,学到乐观坚强,用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千万不要错过星星,又错过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