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漫卷井冈山,星火燎原绕心间。为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初心不泯,党史我思”暑期实践团队走进江西井冈山,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进行为期9天的2022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我校国际法学院申报的西法大学子“初心不泯,党史我思”暑期实践团队(调研课题为《初心不泯,党史我思——对江西井冈山市党史红色沉浸式旅游与文创双向赋能的调研》)喜获2022年江西省暑期“赣才归巢”之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立项和陕西省“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专题社会实践活动省级立项,其中江西省共有43支团队成功立项,陕西省共有30支团队成功立项。
01访大井朱毛旧居,坚持学习勇于探索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大井是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在这里有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等人的旧居,旧居墙壁为白色当地人习惯称之为“白屋”。“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即使是在当时白色恐怖的包围中,毛主席仍通过打仗缴获或者用于包装东西的报纸来获取信息,以便掌握山外形势的变化,夜以继日调查与研究。团队成员慨叹新时代的我们必须要发扬光荣传统,勤于读书,善于思考,继往开来,开拓前行。
02勇攀竹密黄洋界,慨叹炮声震敌军
黄洋界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云雾缭绕,故又名:望洋冈、汪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的诗句随着绵延的群山被永远篆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之上。
随着历史深处的烟尘尽数消散,黄洋界虽历经百年峥嵘岁月,却依旧傲然挺立在此。我们故地重游,不仅感慨于其山势巍峨,看着仍然留存于黄洋界上的战争痕迹,还深刻体味到革命先辈们的艰辛以及对信仰的忠贞和奉献。站在黄洋界,眺望远方,用新的视角诠释历史,启迪未来,红色星火永相传!
03祭奠井冈英烈魂,坚定执着追理想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茨坪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它位于茨坪北岩峰。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1997年10月,由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
青年热血,缅怀先烈。我们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吊唁,向牺牲的烈士敬献花圈。走上纪念馆的109级台阶,心里默数着,像是数着这个伟大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在这里,团队成员面对的不只是井冈山,更是无数的为了新中国的建立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黑底金字的纪念墙庄严肃穆,上面镌刻着15744位烈士的名字,除此之外,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这片热土,虽然他们的名字我们无从知晓,只能透过那块庄严的无字碑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但是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04踏寻井岗博物馆,回望伟大征和战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主要担负着保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遗址、弘扬井冈山精神等职责,曾荣获首批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该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个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在学习党史,传承党史上走在全国前列。
继往开来,不忘初心。时至今日,井冈山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依然熠熠生辉,一代又一代人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来到这片洒满爱国热血的土地,通过革命博物馆这座桥梁与历史中的红军战士们、历史中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遥相对望他,我们仿佛穿越了历史的洪流,站在这片先辈们深爱着的土地之上,回忆那段岁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将接过时代的炬火,将这段红色的记忆代代传承!
05小井医院感艰苦,烈士墓前缅忠魂
这是由红军凑足一千银元与当地村民协力建成的一座医院,也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成的唯一一座医院。实践队员们踏进这座木质小屋,却被院内简陋的设施与匮乏的物资而感到悲恸。一楼的门诊室展示了红军战士和村民们上山采集的草药,因经济封锁,药物匮乏,这些止痛止血草药只能靠自己上山采摘。令人震撼的是,当年最高级的医疗器械竟只是一个听诊器,而手术用具都为居民家中的菜刀、斧子、砍刀和竹片制成的简易工具,一场没有麻醉药的手术全凭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挺过去。房屋内陈列的一个个物件,诉说的一个个英雄故事让队员感到悲痛和敬佩,医院右旁的小广场内,是一座纪念未医治成功而壮烈牺牲将士的纪念碑,怀着沉重的心情,实践队员庄严肃穆地站列一排,向烈士英雄们默哀缅怀。
06实地访谈说党建,交流座谈话佳绩
在实践的最后一天,我们团队一行来到井冈山风景名胜区游客服务中心,拜访井冈山红色培训管理办公室龙主任。
在我队与主任关于“井冈山红旅沉浸式旅游”的交流过程中,龙主任指出,井冈山这片红色沃土,山有故事,水有传奇。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革命斗争,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留下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在井冈山,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有1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2处,处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镌刻着永恒的红色精神。除此之外,近年来井冈山依托深厚而独特的红色资源,创造性地推出了诸多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以坐落于井冈山市梨坪井岗壹号的“中国旅游集团井冈山教育培训基地”为例,不仅可以忆苦思甜感悟革命精神,也能沉浸体验当年的红军生活。以后也会进一步进一步挖掘井冈山党史红色文化的,赋能沉浸式旅游,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关于井冈山文创赋能旅游产业升级的交流中,龙主任指出,大力推广“红色文化”文创产业意义深远,未来有望将部分课程与红色文化相融合,有助于推进课程思政的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历史的机缘赋予了江西独特不朽的红色灵魂,无论是一条河,两口井,还是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隐藏着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见证过中国革命的激情与理想。沿着公路,我们一路走、一路看,感受红色故土的历史温度,感受赣鄱大地变化的脉动。从瑞金沙洲坝红井里凛冽甘甜的清水,到于都县段屋乡铜锣湾祠堂中的文字记载,从寒信村袅袅升起的炊烟,到井冈山动情的讲述……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西北政法学子“初心不泯,党史我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从专题教学中感悟博大精深的理论伟力,在山间田野里体会筚路蓝缕的革命精神,充分汲取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养分,从学习者成长为践行者、传承者,把参与社会实践的“微行动”凝聚成实现中国梦的“众力量”,在青春赛道上努力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