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呼啸而来,伴随着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数字经济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石力量。数字重构资源主体、打破时空限制、延伸产业链条,数据、技术、资本要素在数字经济时代自由流动、焕发新的生机,产业价值也在数字化的助力下不断繁衍生息、创新深化。抓住数字化带来的创新机遇,在数据数字化的基础上,进行产业迭代、商业模式创新以及技术创新。数字化带来产业重构的可能性,因此不论是央企还是民企,数字化都是不得不为,也是大有可为。
集成电路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直接关系着国家安全命脉与国民经济发展,在我国更是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数字化时代,集成电路是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的基础。对于集成电路产业而言,其自身的数字化也十分重要。
上海拥有先发优势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除了要在区域竞争中不落下风,更要作为国内龙头引领产业整体发展。对此,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的指导和支持下,中企通信联合戴尔科技集团、Fortinet等企业举办的“集成电路产业数字化创新合作交流会”于11月30日在上海创智空间·康桥智能造产业园顺利举行。
活动邀请到行业专家及集成电路产业企业信息化负责人,汇聚一堂,聚焦集成电路产业大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传递最新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资讯,助推集成电路产业数字化升级,为浦东加速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汇聚能量。
在本次活动主持人,张江创客联盟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归国留学人员联合会副秘书长王滢女士进行开场仪式后,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首先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夏玉忠先生、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先生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致辞,一致表示上海是国内集成电路企业最集聚、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本次交流合作会正是为集成电路和数字化赋能行业牵线搭桥,希望大家在本次活动中能畅所欲言、深入交流,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献计献策,共同开拓集成电路产业和数字化转型的美好未来。
▲ 图: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夏玉忠先生
▲ 图: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奕武先生
主题分享环节中,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徐秀法先生带来《集成电路行业的态势》分享,与大家共同探讨目前集成电路行业的新挑战,指出在硬件和软件上存在“卡脖子”问题,导致先进工艺技术发展受阻。国际形势的变化对集成电路行业带来了冲击, 集成电路高端产品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要继续集中资源,重点推进,解决一批“卡脖子”产品的关键技术,加大对通用CPU、FPGA、高精度AD/DA、高端MCU、EDA软件等器件和基础软件的研发,形成若干标志性的成果和产业化能力,推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全面提升集成电路领域原始创新能力。
▲ 图: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高级顾问徐秀法先生
而集成电路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链供给安全体系,是行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步,也是未来集成电路行业的重点任务之一,同时需要各信息数字技术企业从数字技术角度出发,加强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保障能力。
中企通信高级云端服务专家章思达先生以《智能化云服务赋能半导体行业数智升级再提速》为主题,分析当下半导体行业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难题。由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目前半导体行业上云速度相对较慢。在宏观环境影响下,为了解决芯片短缺,完善供应链,建立有韧性和替代性的半导体供应链,使未来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更加多样化,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将大幅重构。通过微服务运行和无服务器计算等半导体企业关注的软件技术,云技术提供出灵活的调整策略,可更好地提升半导体公司的软件能力。
半导体行业想要快速发展,就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让面向客户的工程和产品应用需准确且响应迅速,缩短设计周期,加快上市时间,最终提高客户体验。同时需要通过检查大量数据以发现有用的信息,如市场趋势、客户偏好、发现隐藏模式和各种未知事实,以提高决策能力。
在此基础上,章思达先生向大家分享了中企通信基于VMware虚拟化的基础架构平台的价值,包括中企云® SmartCLOUD 与公有云的区别、三层架构半私有云、超融合与三层私有云等。随着信息技术的演进,中企通信坚持创新不断的服务理念,2022年更是推出创新云服务—中企云® SmartCLOUD Container托管式容器平台服务和多云托管服务,能够为广泛的半导体行业客户提供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撑。